就在汉魏大战中原,激战的如火如荼之际,作为曹魏盟友的李唐也没有闲着,自正月中旬便与汉军在青州境内爆发了大大小小十余场战役。
在不断的征兵增援之下,入侵青州的三路唐军已经达到四十万,分布在北海、临济、卢县三地。
三路唐军之中实力最强的当属李世民亲自统率的东路军,麾下大将除了原先的金弹子、史敬思、李嗣源之外,去年又有被称为“圣手神将”的渊盖孙文加入,使得唐军武将实力大幅提升。
而渊盖苏文也不负李世民所望,举荐的“高丽、董平、荆布、曹刿、李通等人。
而在汉军方面,由于卫青与秦琼的援军先后抵达,再加上老将廉颇统率的郡兵,以及郑成功的青州水师,青州境内的汉军也达到了二十五万。麾下武将拥有尉迟恭、杨延昭、武松、秦用、羊侃、徐盛、魏无忌、鱼俱罗、龙且、郭淮、刘仁轨等人。
及至李靖攻克洛阳之后,又率领了李存孝、马超、太史慈、罗艺、花木兰、关胜、秦良玉等人提兵十万冒着凛冽的北风进入了青州,屯兵泰山郡、济南国等地,与唐军相互对峙。
就在半月之前,关羽率部南下许昌参战,又分给了孙武、养由基三万人马,命二人提前进入青州辅佐李靖。
就这样,参战双方的兵力架构已经组成,大战一触即发。
到底是唐魏奋起反击,扭转不利的局面,还是汉军一战定乾坤,将唐军逐出青州,成败皆系于青州大战的最终结果。
(ps:今天和昨天一样,还是只能一更,伯父于昨日因病辞世,享年75岁,这两天比较忙。反正解释不解释都会有人骂,还是向兄弟们说一声吧。
其次,由于这本书的出场人物太多,几个战场同时展开,在切换地图的时候最难写。因为相隔一两个月,前面那个战场的剧情已经忘的差不多了。不只是读者,作者也一样。
所以,把人物罗列一遍不是为了水,而是为了重温一下这个战场的大概,叙述一下局势和人物,起个承上启下的作用。因为不可能汉魏在中原杀的血肉横飞,青州战场都在作壁上观,蒙头大睡。
随着字数越来越多,前面的剧情千丝万缕,后面的剧情越来越难写;譬如部分酱油的武将,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?这些都需要梳理回忆,所以大大影响了码字速度。
尤其是这本出场人物以千计的小说,收尾难度实在出乎作者的想象,速度怕是再也无法提起来了,剑客能保证的就是一定会善始善终的完结。)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