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多时,清霁府的马车便到了大理寺外。
谢扶摇抬步下车,微微整理衣襟后,复向守门的吏员颌首致意,随即步入门中。
甫一踏入衙署,她便察觉到些许异样,往日里虽不算喧闹,可今日却显得尤为寂静。
院落空寂,沿途不见一人,唯有鸟雀偶尔的啼鸣声,及风拂过落叶,细碎剐蹭着青石板路的簌簌声响。
她眉头微蹙,心中泛起疑惑,脚下步伐不自觉加快,径直朝大堂而去。
门房见她进门,立刻小跑迎上前,神情略显慌张,压低声音道:“谢大人啊…!您稍侯片刻,稍侯片刻,厅中几位大人正与睿亲王在商议大事,不好进去的哟……”谢扶摇闻言眼瞳微转,片刻后,复沉声问道:“可是与太子有关…?”门房闻言,神色一变,左右张望一圈,方小心凑近,在她耳边低语:“大人所料不错……今晨太子被秘密押送至此,乃是宫中亲自调派人手……属下也不知出了何事。
”她听罢,只微微颔首,心中对此早有预料,遂低声应道:“我知道了。
”约莫半盏茶的时间后,正厅内的议事声方渐趋平静,随即廊中便隐隐传出几声交谈与脚步声。
不多时,便见公冶时珞率先从厅中走出,沈砚之随在他身后。
他今日仍是穿着一身素白锦衣,其上绣有淡金云纹,袍服款式稍显修身,却更衬的他身姿颀长,整个人愈发如玉如雪,清雅端然、气质出尘。
隔着不远的距离,谢扶摇抬眼看向二人,恰时二人的视线也同时转到她身上。
二人缓步走近,沈砚之率先笑道:“谢大人何时到了?可是久等了?”谢扶摇随即上前一步,拱手行礼:“拜见王爷,沈大人。
”随后开口道:“卑职也是方才才到,正巧王爷与大人便出来了。
”沈砚之听罢含笑颔首,道:“来的正好,案上有桩要事正欲与你们详说,待送了王爷,再叫上其他人与你一并去厅中细谈。
”她闻言开口应下:“卑职遵命。
”这时,公冶时珞目光悠悠落在她身上,淡笑不语,复转眸看向沈砚之,接道:“沈大人,本王忽想起案中尚有几处细节尚未细述,不若随你一并回厅再议如何?”沈砚之略一怔,视线不经意般在二人之间转了转,旋即捻须淡笑,应道:“王爷既有此意,自当细议。
”说着,他转向谢扶摇,道:“谢大人,便一同来罢。
”话落,复看向公冶时珞,待其率先迈步向内走时,方紧跟在其身后,抬手朝她示意,神情意味不明。
正厅内,气氛凝重。
公冶时珞端坐于主位之上,神情温雅无波,旁侧沈砚之次居,却面色肃然。
其下依次是寺丞李明及左寺副钱斌,及其余几位评事辅官,而谢扶摇则落座于末位,静观其变。
寺中几位重员皆已到场,唯右寺副张伟因另一桩要案尚未归寺,那处位子便静静空落着,更添了几分突兀与压抑。
沉寂许久后,沈砚之方先开口道:“来人,将卷宗与物证呈上来。
”他身侧的吏员闻言应声退下,不多时,便托着一托盘回来,其上放置着数册案卷,以及一件包裹着细布的物件,小心放于桌案之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