棱月阁在江南立足,已有三年之久。
这三年里,靠着薛敞和岑扉的扶持,在一部大戏后声名鹊起,成为了扬州的一大胜地,甚至连何渊生辰至时,都要让岑家指名棱月阁去表演庆贺。
再加上棱月阁曲风南北交融,雅俗共赏,价格亲民,各式各样的人都愿意前来听上一曲。
因此,棱月阁已然不是单纯的戏院子,它是货真价实的江南消息聚集地。
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消息,更何况,来棱月阁的人又多又杂,上至侯爵,下至布衣。
哪怕是再重要的消息,也是先过棱月阁,再入何渊的耳。
只要稍加留意,便能对江南上下大小事务了如指掌。
可棱月阁却对此藏得很好,好像生怕被何渊知道他们有如此能耐。
时值乱世,每一场战争都有可能决定时代的存亡。
而他们深知何渊秉性,亦知这虚浮的光鲜表面下是何等的阴暗。
棱月阁是一个有骨气的戏院,他们不愿把命交于何渊之手,更不愿坐以待毙。
十三年前,初代阁主暴病而亡,这饱经风雨的招牌就这样落到了年仅十五的赵染手中。
她是看着戏院一步步建起来的,她是在戏院长大的,她又怎能忍心抛下这戏院独自活着?可再怎么说,她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。
她在连自己都养活不起的年龄,拖拽着棱月阁,在这朝廷动荡的世道,不吃不喝,没日没夜地演出。
她无畏世事纷乱,只愿凭一己之力,将棱月阁好好地办下去,让父亲的梦好好地延续下去,让并曲晋风回荡在中原阔土。
一天天一年年的不懈努力,棱月阁的名声渐渐传扬开来,在并州龙城立住了脚跟,而赵染也为了谋生,练就了一身武艺。
她从当年那个不认命的倔强小姑娘,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棱月阁阁主。
许是因为这段经历,赵染才会在杨筱落难之时,对她一见如故,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助吧。
后来,北羌南攻并州,棱月阁历经一路罹难,逃至江南,却意外地声名大振,成为名噪江南的戏院。
可他们并未忘本。
他们也想平定乱世,做一做这戏中的逆天改命之人。
此时的棱月阁,像极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。
而此刻南下的杨筱与白铭,正是那求贤若渴的伯乐。
杨筱与棱月阁有着不解之缘,白铭又是当年出手相助的恩人,而暗中相助许久的薛敞与岑珣也早已表明态度,钟离桉部下亲如一家的消息也早已传遍大江南北……他们一来,为钟离桉做内应,便成了棱月阁上下的一致选择。
所以面对杨筱毫不掩饰的“拉拢”,几人一拍即合。
赵染望着众人,眼含笑意,“纶鸿使君与部下亲如一家,你们信任的人,我们自然也抱之以同等的信任。
所以,你们在江南的后援,我们棱月阁做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