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么就辛苦包大人了。
”包大人明日就要启程回京,洛江临命人抬了几箱荔枝送到知府衙门中。
“职分之内,谈何辛苦。
”包伦浩浅笑,这么多年,有暗中求他办事送他黄金首饰的,有明着答谢他送他奇珍异宝的,送荔枝还是他第一次见。
“本侯来这青州城也没多久,招待不周,这两箱荔枝是本侯的一点点心意,请笑纳。
”其实是百姓的心意,恰好到荔枝的时令,也不知道谁传出去说镇南侯爱吃荔枝,所以才不远万里来到这南疆。
这些天侯府门口总能陆陆续续收到好多荔枝,得知是百姓自发来赠与,感谢她为民除害,洛江临哭笑不得,只能照单全收。
但还是派人找到送荔枝的百姓,把这荔枝钱给付了,毕竟他们赚钱属实不容易。
"那就多谢侯爷了。
"“小事,本侯今日来是想见一见新上任的知府,还请包大人引荐。
”新上任的青州知府是从另一个州调任而来,已调来一周有余,名为徐言,看上去非常年轻。
“侯爷,包大人,二位好。
”徐言文质彬彬,十分有礼节。
“徐大人,本侯只有一事相求。
”洛江临神情变得严肃。
“侯爷言重了,请说。
”“新官上任三把火,这第一把火能否烧在学堂上?”“这是自然。
”青州一直重商轻文,这里的百姓文化程度普遍都不高,大多数人只觉得能赚到钱就好,因此对法理了解也不多,有时受了欺负也只能自己吃亏,完全不知道能报官处理。
“教育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,这第一把火,确实应当兴建学堂,让适龄的孩子们都学习知识。
”徐言点头,表示认同,他从较为富饶的地区调过来,要兴建青州城,首先要兴建青州人。
“这建学堂,不仅仅是男子的学堂,同时也是女子的学堂。
”徐言虽答应得爽快,但洛江临知道,他并没有真正明白她的意思。
“可这……”徐言一时有些犹豫。
“侯爷,南疆较其他省稍微落后,按照传统观念来看,是否从传统学堂开始做起更好?”毕竟就算是他的老家,也不怎么重视女子入学。
有钱人家有专门的私教,没钱的也没必要学,反正迟早都是要嫁人。
“不行,必须一视同仁,京城现在已经有不少女官,明令早就写着女子有权利一同参加科考,为何总是要她们等?”想到还在她府中算账的林晚音,洛江临情绪有些激动。
“嗯,侯爷说的没错,我朝律法有令,女子同男子有一样的权利参加科考,若不给予她们学习的途径,这律法岂不是沦为空谈?”包伦浩应声附和,他私下与洛江临的姐姐洛无双交好,洛无双一向推崇兴女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