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扶摇立于末席,垂眸不语,心中翻涌间,终还是低声道:“下官随议定案。
”她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在案几上的文书。
上书的‘谋逆定罪’四字缓缓刺入眼中,复萦绕在她心头,令她思绪难宁。
沈砚之随即衣袖微拂,缓声道:“既如此,本寺遂定太子谋逆之罪,卷宗封存,待候御批。
”众人齐齐拱手,开口应下。
一旁的公冶时珞恰时抬眼,淡声应道:“如此,便从此案下笔,封卷交呈。
”谢扶摇闻言眼睫微颤,唇瓣翕动间,却终究没有言语。
这时,沈砚之忽开口叫她:“谢评事,这卷宗便由你整理归纳,切记密档归入库中,不可由他人经手。
”她恍然回神,复起身上前道:“下官领命。
”待将案宗拿起又小心封好,指尖划过纸张边角之时,自胸中翻涌而起的情绪亦被她死死压下。
此案,她虽未亲执其笔,却是亲历每一步定局,从证物、口供,再到最后落字。
她似乎已与众人无甚不同。
……须臾,沈砚之方抬手,向众人道:“既已定案,诸位便都退下吧,行本职之事,莫叫他案有所耽搁。
”众官一一行礼,谢扶摇亦拱手低头,随着众人一道退了出去。
不多时,偌大的正厅内便只留下了公冶时珞与沈砚之二人。
攀谈少顷后,公冶时珞旋即含笑开口:“沈大人,本王也便就此告辞,不劳您远送了。
”沈砚之闻言朗声应道:“既然王爷开口,那下官便恭送至此。
”说着,他微一拱手。
公冶时珞复颌首,便提步向外走去。
待走出大门时,他余光忽而一顿,脚步也随之停了下来,侧身看向不远处那人。
只见院中枯树下,有一人静立于斜阳之中,怀抱着厚厚一摞卷宗,静静仰望着那株光秃秃的老树。
夕阳余晖均匀的洒在‘他’面上,露出稍显柔和的侧颜,金光晕染的脸庞微微泛着柔光,几缕碎发随风拂落至脖颈处。
那人却仿若未觉,只任由风起叶落,抬眸凝望着那株枯枝老树,一动不动。
黑沉的眼眸中似映着天光树影,却又似有千钧愁思乱想,应是无言胜有言。
公冶时珞的目光落在那人身上,复而久久未移。
晚风穿堂而过,在树影婆娑中,夕阳与风声交织回荡在耳畔。
蓦然间,他忽而觉得,院中那人便好似是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。
他下意识不愿打破这样的氛围,却不想那人却已像察觉到了什么,微微转头朝他的方向看来。
四目相接的一刹,谢扶摇略微一怔,眼中闪过一丝诧异,旋即她转过身迅速收敛情绪,方抱着卷宗上前,向其行了一礼。
“下官拜见王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