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量加入造渣剂!这是陆远提出的新工艺,通过加入石灰石等物质,帮助去除铁水中的硫、磷等有害杂质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工棚内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。
炒钢不同于炼铁,对温度和气氛的控制要求更为苛刻。稍有不慎,便可能前功尽弃,炼出一炉废品。
匠人们轮番上阵,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,手臂因为长时间的翻搅而酸痛不已,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。他们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炉膛,期待着奇迹的发生。
陆远更是全神贯注。他虽然没有亲自操作,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,不断根据炉内的情况,结合后世的冶金知识,做出判断和指示。
有几次,炉内的铁水因为温度控制稍有偏差,出现了凝固的迹象,都是陆远及时发现,并指导匠人调整鼓风和加炭量,才化险为夷。
钱德胜在一旁看得暗暗心惊,也愈发佩服。陆远对于火候的判断,对于各种化学反应的理解,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这个老匠人的认知范畴。他甚至觉得,陆远仿佛能看透那熊熊炉火,直抵炼钢的本质。
终于,在经历了数个时辰的紧张劳作后,炉内的铁水渐渐变得粘稠,颜色也从最初的暗红色,逐渐转变为耀眼的亮白色,并开始迸溅出细密的火星——这是碳分被大量去除,铁水即将成钢的征兆!
火候到了!钱德胜经验丰富,立刻激动地喊道。
准备出钢!陆远也果断下令。
早已准备就绪的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。他们合力打开炉口,一股灼热的钢水,如同奔腾的岩浆,顺着预设的引流槽,注入早已准备好的模具之中。
钢花四溅,映照着在场每一个人激动而期待的脸庞。
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金属清香。
当最后一滴钢水流入模具,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!
成功了!我们成功了!
炼出钢了!真正的钢啊!
匠人们兴奋地拥抱在一起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多少个日夜的辛劳,多少次失败的尝试,在这一刻,都化为了成功的甘甜。
陆远看着那在模具中渐渐冷却凝固的钢锭,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这第一炉钢,虽然产量不高,但意义却无比重大。
它证明了他提出的新工艺是可行的,也为军械总造的未来,点燃了一颗燎原的星火。
朔方城的钢铁时代,从这一刻起,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。
只是,这星火能否迅速燎原,还要看这第一批陆氏钢的成色,以及。。。。。。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睛,是否会允许它顺利燃烧下去。